当前位置: 首页 高谈阔论 文章详情

保持生活的仪式感

2018/10/26  18039

    家长、老师向学生送上祝福寄语,老师为学生“加冠加笄”,学生们向孔子像行拜礼……近日,某高校为在校大学生们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成人礼仪式,让学生在别开生面的“仪式”中体悟成长、学会感恩。一时间“仪式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

    据一项调查报告显示:80%的大学生认为需要加强生活的仪式感,10%的大学生则认为有没有无所谓。“将就一下吧”“怎么办都行啊”……大学校园里流行的这些口头禅,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同学们对生活的态度。进入大学后,自由宽松的环境让一些大学生慢慢放松了自我要求,变得自由散漫起来。有的学习“不求上进,但求不挂科”,把希望寄托在“运气”,甚至是考试作弊上;有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事全凭心情,常常半途而废;有的“鼠目寸光”,只看眼前,不顾长远,将“出人头地”作为奋斗目标。对此,有关教育专家指出:“‘仓廪实而知礼节’,之所以强调大学生要增强仪式感,就是通过仪式的方式来自我暗示,提醒自己要认真积极地对待生活。”

    《小王子》里写道:“仪式使某个日子区别其他日子,使某一时刻不同于其他时刻。”古有焚香净手弹琴、细研慢磨提笔,亦有三跪九叩拜师、望闻问切医治,今有庄严宣誓入党、脱帽敬礼致敬,亦有肃立、齐唱国歌的颁奖仪式,这些不仅仅是对“形式”的追求,更重要的是以“过程的体验”来扩充“精神的容器”,让人在严谨肃穆的氛围中净化心灵。知乎上曾有一条关于“仪式感”的帖子这样写道:“人生于世,就像在一条漫长的暗黑河流里漂泊。而所谓的仪式感,大概就是人类于这河流上建造的闪闪烁烁的小灯塔。靠这些灯塔,我们才能标定自己的存在。”仪式感就犹如工作生活的调味剂,让人于平凡之中发现奇迹,于迷茫之中寻找出路,于失望之中挖掘希望,从而重新审视自我、认知生活。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为不受人打扰,每次写作都是在晚上1点开始,并且在桌上铺好大叠的白纸、放好一束鹅毛笔和一本摊开的记事册,以此来快速进入创作状态;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林坚持13年在公司年会上,正式向全体员工推荐一本书,以此来激励员工努力上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从不在自己的卧室放电子产品,而是每天坚持睡前读半个小时的书,以此来陶冶情操、提升自我。

    如《礼记》所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在校园里,不少同学都有自己的生活仪式,如自习室里每天早出晚归的“考研大军”、每天早上在聚英湖畔大声朗读的“晨诵者”、天天在实验室里醉心研发的“科技达人”等等,他们在平凡的日子里,把精力专注在一件事情上,找到了不愿将就的勇气,找到了继续前进的方向,也找到了生活的“小确幸”。正如有句网络流行语说的那样,“仪式感不必华丽,也无需刻意,只需要你有意识地感受、珍惜生活中的某些特殊时刻。”由此可见,要增强生活的仪式感,不仅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用热爱探索的眼光看待生活中平常的小事,用心去体会时光里平淡不易被发现的惬意,而且要学会规划生活,做到对自己负责,如此才能踏踏实实地把握现在、满怀憧憬地面对未来。

    一位美学家说:“神话虽然不存在了,可是仪式的圣洁性还在。”再小的事,只要带着仪式感去做,就能保持一份敬畏感,甚至获得一些超越性的价值。对大学生而言,“仪式感”的行使并不局限于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要活动,还可以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课前郑重而充满热情地喊一声“同学们好”和“老师好”,课后再彼此说声“再见”;出门前认真打理衣装,并对着镜子微笑;定期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打问候电话,增进感情交流;固定的时间出门运动,加强身体锻炼;定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当我们庄重严谨地对待这些小事时,慢慢的这些小小的“仪式”就会成为生活的“点睛之笔”,让人自然而然地享受生活、热爱生活。

    青年作家李思圆在《生活需要仪式感》一书中说:“仪式感是把本来单调普通的事情,变得不一样,对此怀有敬畏心理。”在日新月异的当下,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们更应该保持生活的仪式感,用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用务实严谨的心理、用百折不挠的毅力描绘出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