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12
    2021

    弘扬法治精神 助力法治社会建设 ——记我校山东省第十届高等学校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团队

    控辩双方据理力争,唇枪舌剑,双方似站在真实的公堂之上,捍卫法律正义。在山东省第十届高等学校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比赛现场,我校人文学院2018级法律事务专业王冀航、孟辰昭、庞晓逸、马新程、蒋晓冉、张逸君、陈秋文7名同学组成的团队,凭借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现场发挥,在与全省30多所高校的紧张角逐中喜获一等奖,展示了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和严谨娴熟的庭审技巧。唇枪舌剑 尽展风采 “现在开庭,请控辩双方做基本陈述。”法官威严的声音刚落,一场关于故意杀人还是过失杀人的刑事诉讼正式进入庭审阶段。“我方认为,高晓琴并没有任何主观上的杀人故意,其目的是为了防卫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无主观上故意伤人的意图。依据证据卷第40页的询问笔录:‘我并不想打死他,只是想从他那里挣脱开,但是他死抓着不放。’可以得知,高晓琴只是想进行正当防卫,无杀人故意……”在与山东交通学院的对决中,面对故意杀人的指控,王冀航、孟辰昭、马新程、张逸君4人据理力争。当控方提出“被告人高晓琴曾多次遭受家暴,这一次突然出手反击是具有预谋的、带有仇恨心理的报复,具有故意杀人的意图”的指控时,孟辰昭质疑对方意见为“受害者有罪论”,并质问道:“难道被家暴多次选择默默承受,就永远不能反击吗?高晓琴的行为,是一个女性在长期遭受家暴下的觉醒,是面对暴力侵害时的勇敢反抗,属于正当防卫行为,更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对方的言论是在支持家暴行为吗?是在鼓励人们受到侵害时选择默默承受吗?”“说完这番话,我们看到审判长露出了赞赏的神情。”队员们回忆说。队长王冀航介绍说:“本次比赛的题目‘高晓琴、高晓凤故意杀人还是过失杀人’是赛前给出的虚拟案例,控方既可以起诉被告人高晓琴过失致人死亡罪,也可以是故意杀人罪,每场选手对决前通过抽签确定控方和辩方,辩方依据控方指控进行相应的辩护。”尽管赛前准备很充分,但是再精密的方案设计也无法预设赛场上可能发生的一切状况,临场应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与鲁东大学的对决中,对方几次重复高晓琴的行为为正当防卫,而这与我方控诉的罪名并无联系。在面对对方不断重复的不合理回应时,我方两名辩手在赛场上眼神交流,心领神会,立刻给予有力反击:“尊敬的审判长,我方想提请法庭和辩方注意,我方起诉的罪名为过失致人死亡罪。这里的过失,是指陈清全倒地后,高晓琴对陈清全并未尽到检查义务的疏忽大意,导致了后续行为陈清全的死亡。我方完全承认高晓琴对陈清全的反击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请对方不要在此问题上过多赘述。”经过多轮比拼,我校代表队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孟辰昭荣获优秀辩手奖。齐心协力 认真备赛第十届“众成清泰杯”山东省高等学校大学生模拟法庭比赛由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法学会主办,旨在活跃高校法学研究氛围,提高法学学生的学术水平,培养学生的实务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提升团队合作意识。比赛共设初赛、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决赛四个赛段,比赛过程按照真实刑事庭审程序进行,模拟真实审判环境,邀请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资深法官担任评委,难度大,对抗性强。精彩的背后是汗水。查看历届模拟法庭大赛材料,参考师哥师姐们写的辩论稿;每周进行2-3次模拟法庭培训,集体讨论论点、论据,完成老师布置的内容……是备赛的日常。与此同时,他们还需要系统学习如何确定正当防卫的界限、过失致人死亡和故意杀人的区别、所谓“过失”、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到的过失和已经预见到而轻信可避免的过失的区别以及在本案中更应实用哪一个过失、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何为不作为犯罪、被告人高晓琴的行为是否构成不作为犯罪、“保证人”的相关知识、在本案中高晓琴是否具有保证人地位、高晓琴与陈清全的夫妻关系是否存续、关于预见能力和预见义务等相关法律知识。过程繁琐、枯燥,但他们从未放弃前行的步伐。备赛让他们对法理和人性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法律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为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而存在和实行的。在本案中,高晓琴虽触犯了法律,却也是为了保护自身和患有精神疾病的妹妹的权益,最终导致了陈清全的死亡。我们不能说她无辜,却也不能残忍冷漠地认定她的‘罪行’,那么这个时候,法律和人性的碰撞,究竟会给她怎样最终的结果,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法律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罪人。高晓琴的结果,一定是法庭在充分考虑到人性、情理之后,依据法律,给予其最公正的判决。她的无可奈何、她的惨痛经历,都列入了法庭判决的参考之中。不偏向情理、不偏向绝对的法条,让每一个老百姓不损害自己的权益,但也不能损害他人的权益,法外有情、情中有法,这或许正是法律存在的意义吧!”“法律并不能预料到所有的法外之情,被家暴的一方都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权,而非沉默、承受。如此才能避免事情向难以挽救的方向继续发展。”他们深有感触地说道。感恩于心 励志于行这个7人团队,每个人都为比赛竭尽全力,准备辩论稿阶段的讨论、一次次演练、一次次修改……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经历,不但提高了法律文书写作的技能,拓宽了剖析案情的思路,还感受到了三位指导老师的师者仁心。“没有老师们的帮助,我们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三位老师全心全意的付出,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让队员们深受感动。“当我们觉得压力大时,老师就安慰我们说把它当成一次挑战、一次经历,‘大不了就一轮游嘛,老师又不会怪你们’。”每周2-3次的模拟法庭培训,三位老师总是到得最早,没有缺席过一次集训,逐字逐句修改辩论稿、一次次看着他们进行演练、把重要的问题都写在纸上,等模拟结束后再一一讲解……老师们的点滴付出,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并把它化作前行的动力。比赛期间,老师们就是他们的强心剂和定心丸。每晚他们根据抽签结果进行新的修改和准备,经常忙到凌晨三四点,张荣老师一直陪着。第二天早上六点多又出现在他们的房间,帮助他们换正装,催促他们去吃饭,拿着他们的大包小包一起赶往法院。“孙建新老师因为紧张,不敢和我们一起进法庭,比赛时他自己一个人在法院门口溜达,知道结果后才返回酒店。”这让他们觉得又感动又好笑,既心疼他的付出,又觉得他很可爱。“比赛的地方在海边,威海冬天的风特别大,难以想象每天两场、每场两个多小时的比赛,他是怎么在法院门口待那么长时间的。”班主任田梅老师因为工作原因没有陪他们去现场,但是比赛那两天,她好像“住”在了微信群里。“从早到晚关心我们有没有好好吃饭和睡觉,一有结果就立刻在微信群里恭喜我们,说要请我们吃好吃的。我们后来才知道,那两天她紧张得没法正常工作。”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坚持、努力过,总会留下痕迹。今后的路还很长,他们将一如既往地用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培养法律思维和人文素养,将对正义的追求融入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中。

  • 08-30
    2020

    滨州学院2020年优秀共产党员(党员教学能手)

    马文来,男,200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飞行学院副院长。自参加工作以来,马文来主动进行转型发展,积极学习航空专业知识,参加行业培训交流,多次到同类院校和航空企业单位进修学习。取得了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高级地面理论教员执照和通用航空教员培训、CCAR-147基本技能培训、飞行签派员200小时培训合格证书。他先后承担飞行技术、交通运输专业的9门专业课程及《航空概论》通识课程的教学任务,承担《专业综合实验》等实验教学任务,组织并指导学生的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活动,年平均教学工作量均在500学时以上,10余年来教学质量评价成绩居学院前列。连续12年承担与航空公司合作“大改驾”学员培养工作,同时担任学校ATPL培训中心主任教员,完成800余人的教学工作。先后被评为校教学管理先进个人、师德先进个人、教学先进个人,荣获校教学优秀奖;优秀教学案例获评校级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省级优秀教学案例三等奖。作为主要参与人承担省级教改课题4项,主持校级教改一般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教材编写项目3项,实验技术重点项目1项,参与其他教改项目10余项。作为专业负责人,先后完成了飞行技术专业7个版本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作为航空概论教研室主任和课程负责人,整合全校资源,打造了45人的课程教学团队,积极推进《航空概论》课程建设。作为教学骨干,在积极引入国际优质资源的基础上,注重构建自编教材体系,承担学校教材编写项目3项,出版基金项目2项。周颖,女,200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机场学院航空管理教研室主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负责人。作为教学科研一线的党员教师,周颖不断加强知识积累、注重课业耕耘,对讲授的每门课程都潜心研究、深入思考,结合课程特点探索教学改革,教学质量评价多次获得优秀等级,获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三等奖;主持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主持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级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荣获校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她以航空运输经济与管理、航空物流管理为主要研究方向,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持滨州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滨州市软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滨州市“思发展、献计策”应用研究课题等科研项目,获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奖、滨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市人文科学成果奖,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科研奖励。担任教研室主任十五年,周颖坚持用心服务、真诚奉献的理念,从教学研究和专业建设需要出发制定工作计划,探索教学改革,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不断创新教研活动形式。在社会服务工作中,担任滨州电视台融媒问政栏目《问政滨州》特约观察员,主持校级“双服务”项目1项,先后为3家企业提供管理咨询,联合开展横向课题研究。白花丽,女,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人文学院语文教育教研室主任,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从教14年来,白花丽注重向优秀的教师学习教学经验,扎实落实教育情怀、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培养;注重教学方法的设计与革新,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学生层次设计不同教学方法;注重课程建设,先后进行了案例教学课程建设和核心课程建设,并建设课程网站,积累教学资源。主要承担《中学语文教学法》《中学语文教学专题》《语文学科教学论》《语文学科微格教学》《语文名师教学赏析》《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创新》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近两年,完成课堂教学430学时,年度考核均为优秀,教学质量评价均为优秀。在授课之余,她坚持科研为教学服务,重视专业课程与中学教学实际相结合,确立了以中学语文教学理论和方法为主的教科研方向,并重视教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热点问题。作为教研室主任,她组织老师们论证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梳理并确定了不同课程的教学侧重点,讨论并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并对各教学大纲进行分析,撰写出课程标准改进报告。工作中,她坚持对待学生有爱心,教育学生有诚心,指导学生有耐心。获学校“优秀班主任”称号;指导1名学生获批“2019年国家级大创项目”立项,指导1名学生参加“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获奖。刘娟,女,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工作以来,刘娟始终如一忠实履行思想政治教师职责,注重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更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积极传达党中央的大政方针。积极参与“两学一做”送党课活动,发挥专业所长积极参加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优秀研究成果奖的论文评选;荣获山东省高校思政政治教育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积极参与学校、学院的日常工作和本科教学评建工作,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践行着党员教师的初心和使命。教学中,她每年都保质保量并超额完成教学任务,近三年年均教学工作量为693.02。多次年度考核、教学质量评价均为优秀,获得校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凭借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教学能力,她自2018年以来,累计获得国家级教学比赛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比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校级教学比赛一等奖4项。主持校级教研课题1项,参与2项校级教研课题,发表教研论文4篇;当选为山东省高校哲学政治经济学教学研究会理事,获山东省高校哲学教学研究会优秀教研论文二等奖2项。在科研上,她一直秉持教学与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理念,双管齐下、相互促进。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山东省“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专项各1项,主持校级课题3项,并积极参与省部级课题3项、市厅级课题3项和校级科研课题5项,作为独立作者发表著作1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并先后获得滨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4项、优秀奖1项。舒永智,男,200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艺术学院教学秘书、舞蹈学专业负责人。“我上过舞蹈学专业开设的每一门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舒永智任劳任怨地坚守在教学一线,在舞蹈学专业师资紧缺的情况下,主动承担《中国古典舞》《芭蕾舞》《民族民间舞》等多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同时,他积极参与美育课程建设,负责新建3门美育在线课程和1门美育实践课程,并入选校首批美育公选课程。每年都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评价和年终考核也均被评为“优秀”。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教学是科研的“隐形动力”。他将教学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融入教研和科研。曾获得校教材出版基金资助,出版教材《形体与舞蹈基础训练》;主持校级教研项目及课程建设项目7项,发表教研论文6篇;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市厅级课题6项,发表科研论文9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获滨州市社科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此外,他还以黄河三角洲民间舞蹈文化作为研究方向,将黄河三角洲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课堂,在新时代让非遗传承之花在象牙塔中绚丽绽放。“累与快乐并行,爱与奉献同步。”作为教学秘书,尽职尽责做好艺术学院的教务、教研、督导等日常工作;作为舞蹈学专业负责人,全面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作为学院团总支兼职副书记,协助做好学生管理工作,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和学科竞赛并多次获奖;作为教工党支部组织委员,做好党支部活动记录与材料归档工作;作为班主任,以德促教,努力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于宏亮,男,200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体育学院体育艺术教研室副主任。于宏亮一直从事教学一线工作,特别是担任教研室副主任以来,积极配合学院各项工作,深受学生、同事、领导的信任和认可。教学中,他以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热爱关心全体学生,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担任体育教育专业、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的课程教学任务,每学期都超额完成课时量,获校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二等奖3项、教学优秀奖1项,主讲的《健美操》课程入选校级精品课程;近五年有4次年度考核优秀,4次教学质量评价优秀;3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在课堂教学之余,他还承担了学校健美操队、跳绳队训练、指导工作,为不耽误学生正常上课学习,利用晚自习、周末节假日的休息时间指导学生训练。指导的学生连续9年参加山东省学生健康活力大赛,获得一等奖10余项、二等奖20余项,本人5次被山东省教育厅学校体协评为“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连续九年参加中国学生健康活力大赛,获得大学组竞技健身女子单人操全国冠军,本人3次被全国大学生体协评为“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跳绳联赛,获得总决赛一等奖20项、二等奖30余项,本人3次获得“优秀教练员”称号。同时,他努力钻研,先后考取健美操国家一级裁判员,跳绳国家一级裁判员;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0余篇;主持参与国家社科课题1项、教育部课题项目1项、省级以上横向课题2项、、省社科项目1项、市厅级项目3项,获得滨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各1项。赵凤娟,女,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生物科学教研室主任、生物科学专业负责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当具备扎实而宽厚的专业基础和教学基本功,始终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教学中,赵凤娟不断探索教学新理念、新方法,潜心钻研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先后主编出版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省级精品课程教材2版5部;获滨州市自然科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校级优秀教材奖2项;获山东省教育科学成果奖二等奖、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校级教学优秀奖各1项,荣获校级教学先进个人称号。教学之余,她带头组建了健全的《遗传学》课程组,形成了完整的教学梯队。五年来,课程组荣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省教育科学成果奖二等奖各1项;获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遗传学》在山东省省级课程联盟平台上线,并被评为山东省省级一流课程。担任生物科学教研室主任和生物科学专业负责人期间,她负责多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起草和修订、专业评估总结汇报、实习组织和总结、教学任务落实、面对面评教以及毕业生质量报告等专业建设相关任务,并先后指导多届生科和生技本科生的各类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担任30余名同学的本科生导师和考研指导教师,并指导学生成功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2项、发表论文2篇,被评为校级“优秀本科生学业指导教师”。杨宏伟,男,200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机电工程学院教师。“学海无涯,教无止境。”不仅是杨宏伟的口头禅,更是他身体力行的真实写照。为此,他以孜孜不倦、孜孜以求的精神积极学习,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充电,更新观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努力成为一名理论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近年来,考取了中级数控加工中心等资格证书,积极参加山东省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和各类科研学术研讨会。为了上好课,每一堂课他都精心准备,在夯实基础教学内容后积极开展新信息化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等资源和教学手段,积极创新制图混合式教学方法,将“双师双向模式”“制图理实一体化”“课程思政、润物无声”“以赛代练模式”等概念应用于教学过程,让制图教学更有特色,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每学年均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多次被评为优秀;在山东省信息化教学比赛、校级教学比赛中获三等奖各1项,荣获校级在线教学优秀案例大赛一等奖。此外,围绕教学实际和学科前沿,他主持并参与了《机械制图》在线课程创建,并成功打造成为山东省在线课程联盟首批在线课程。该课程自在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运行至今,已有28所高校的99个班级,累计3000多人使用,被评为山东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作为一名教师,他时刻要求自己做到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以真心、真情滋养学生的身心,用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武装学生。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大赛中仅三年就获得国家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的好成绩;指导学生在3D、机电、机械人等各级各类大赛中取得省部级奖项20余项,本人也被评为省级机电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于海芳,女,200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电气工程学院教师。“一个党员就是一面鲜红的旗帜。”作为党员教师,于海芳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大局意识,带病坚持工作,关心学生成长成才,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平凡岗位上不断进取。在学校的师德考核、年度考核、党员评议中均为优秀,获校优秀班主任、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三八红旗手、最美家庭等荣誉。在疫情防控的严峻时刻,她克服家庭困难和身体不适等情况,坚决要求参加小区值班,每次都自己开车按时到小区值守,努力站好党员“守护岗”。工作中,她潜心学习教学理论,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融入课堂。结合自己本硕博电气专业背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设计。针对本科生,将学科和专业方面的学术动态、科研方法以及知名高校的学习理念分享给学生,科研反哺教学,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针对专科生,则注重专升本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学生课外实践能力培养,指导学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发表论文1篇,授权专利1项。教学之余,她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主持省级教改项目1项,参与教学技术成果奖2项;先后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省教育厅项目1项、校级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27篇,其中EI收录14篇、CSCD核心收录6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近20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此外,她还协助学院领导组织开展教学督查与质量保障工作、毕业设计、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等工作,并承担了学院教学任务分配及排课教务管理等工作。黄利国,男,200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理学院代数与几何教研室主任、教工第三党支部书记。黄利国坚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深入学生、扎根课堂,先后承担多门专业课和公共课的教学任务,年均教学工作量650余学时,超额完成2倍多。获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校教学优秀奖。同时,他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发表教研论文4篇,主持完成校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参与完成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项,获得线上优秀教学案例三等奖、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各1项。此外,他还不断提高自身科研水平,发表科研论文11篇,其中SCI/EI检索3篇,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山东省统计科研重点课题、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和横向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项目4项,获得市厅级科研成果奖11项。从教14年来,他每年指导的学生在各级各类数学建模比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11项,本人也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赛区优秀辅导教师”“滨州学院大学生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因表现突出,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优秀青年工作者”“考研优秀指导教师”“教学管理先进个人”。作为教研室主任,他积极协调,高标准组织本教研室承担课程的课程剖析和听评课工作,高质量完成课程标准的修订。所在教研室获得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华东赛区二等奖1项,山东省一、二等奖各1项;获批学校在线课程1门,获教材出版基金立项1项、优秀课程网站二等奖1项。

  • 09-05
    2020

    滨州学院2020年优秀共产党员(党员科研标兵)

    崔倩,女,201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教师。“机遇历来都是垂青那些有预备的人。”在科研工作中,崔倩以实际行动践行“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经常加班加点,研究讨论科研问题。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各一项;先后以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EcologicalEngineering》和《应用生态学报》上发表论文;本人在校2019年度工作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在工作上,她一丝不苟,踏实能干,认真负责,积极参与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的工作,撰写实验室宣传材料并设计成稿;作为主要人员协助举办多次泰山科技论坛会议;积极参与国内外会议,2019年参加了在丹麦奥胡斯举行的The8thInternationalSym鄄posiumonWetlandPollutantDynamicsandCon鄄trol会议并作报告,同国际湿地届的一流专家学者交流沟通;先后开展生物炭对滨海盐碱地植物生长和土壤肥力的研究,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同时,她还致力于冬季刈割对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碳固持的影响研究,在中科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站开展相关研究工作,长期定位观测,并与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开展合作关系,力争在专业领域获得更多发展和提升机会。在教学中,她始终坚持“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在承担本科生课程教学工作之余,她积极指导学生考研,2020年指导的3名学生顺利考取研究生,其中1名考入双一流高校。郝伟,男,201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飞行学院挂职副院长。工作以来,郝伟始终怀有一颗对航空的钻研之心,将自身研究方向与我校航空特色相结合,对无人机自主控制、面向民航应用背景的无人机关键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获批山东省高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山东省通用航空运行与控制研究创新团队1个,争取经费200万元;立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和滨州学院博士科研启动费项目各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此外,他还积极通过参加泰山科技论坛、中国东北及环渤海地区(国际)航空论坛、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高峰论坛等学术活动,拓宽视野,加强与同行交流。作为学院挂职副院长,他在做好科研通知传达及相关材料报送工作的同时,协助学院负责人在创新平台申报及建设、交通运输一流学科建设、交通运输硕士专业学位点申报等方面开展材料撰写、数据统计等工作。疫情期间,积极通过QQ、微信、人才招聘网站、博士论坛等渠道为学院招才引智。作为工会飞行学院分会宣传委员,他积极组织并参与学校工会组织的教职工运动会、篮球比赛、排球比赛等活动,本人荣获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比赛一等奖。张鑫,女,200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航空工程学院教师。古语云:林木茂盛,必先固其根。张鑫从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开始,就没有放弃过学习,2008年参加了校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2014年申请到北京邮电大学进修,在进修期间不仅完成了主干课程的学习进修,还参加了该校的科研工作,并于2015年考入北京邮电大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近年来,她主要从事物理学中的数学问题与计算方法研究、二维材料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无人机控制与充电研究。2019年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主持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等教科研项目10项;发表论文20余篇,SCI收录11篇;自制仪器设备获全国高校物理演示实验仪器评选三等奖1项;荣获滨州市自然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8项,申请国外发明专利2项,申请PCT专利1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她在不断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先后承担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电工电子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多次承担学生的专业课考研辅导工作。此外,她还十分注重通过实践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导学生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项、校级SRTP项目5项;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获得国家级奖项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10余项;担任指导教师的大学生无人系统科技协会被评为山东省大学生优秀科技社团。本人多次被评为山东省大学生物理科技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石美萍,女,200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教师教育学院挂职副院长、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为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满足学校专业发展的需要,石美萍考取教育学原理博士研究生,并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美国布罗姆菲尔德学院访学。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有资课题1项,山东省教科规划有资课题1项、横向课题1项,山东省“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专项重点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一般项目1项,校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全国教科规划一般项目2项,分列第二位和第四位;撰写学术著作4部,专著2部,合著2部。获山东省教育科研优秀论文二等奖、滨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她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推动课堂教学变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先后主持校级重点教研项目、一般项目、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项目、网络课程建设项目各1项;发表教研论文近15篇,其中发表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5篇,CSSCI(核心版)收录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参编教材2部,获山东省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获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在线教学优秀案例三等奖、山东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各1项。在挂职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助理和副院长期间,她积极组织、邀请校内外专家为师生做学术报告,协调搭建“陶园论坛”,主动承担起科研秘书的工作。同时,她多次为幼儿园和小学家长开展教育类公益讲座,并为中小学教育改革把脉问诊,参与起草的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0-2015年)被省教育厅采纳。申建军,男,201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化工与安全学院副教授。申建军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校博士科研启动基金1项、企业委托横向课题5项。在《ArabianJournalofGeosciences》《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煤炭学报》等知名期刊发表SCI、EI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2项科研成果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2项,其中,2019年以第一完成人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实现了近年来化工与安全学院省部级科研成果奖的突破。对待科研,他注重科研成果转化,目前多项成果推广应用效果良好,经济社会效益显著。通过自主研发的2.6m×0.2×2.1m相似材料模拟平台,揭示薄基岩区覆岩破坏规律,成功实现了鲁西煤矿受第四系砂砾石含水层水害威胁的煤炭资源安全开采;多次奔赴阳城煤矿现场调研,取岩芯和水样,开展理论分析、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等研究,通过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最终查明了断层的含导水性和工作面充水水源。他积极承担教学和教研任务,主持校实验技术项目重点项目1项,发表教研论文6篇,参编教材3部。指导学生获批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SRTP项目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3篇,获省级学科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本人被评为山东省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大学生科技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校优秀班主任、校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邢雪阳,男,200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不搞教学就不是老师,不搞科研就不是好的老师,搞不好科研就不是好的大学老师,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学和科研,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是邢雪阳的座右铭。立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先后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多项重大课题研究,对接洽谈各类横向项目5项,获滨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申请专利20余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9项,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2019年入选校中青年拔尖人才培育支持计划(“聚英计划”)第二层次人选,2020年入选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在教学研究方面,他先后承担8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年均教学工作量近700学时,主持校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指导学生发表论文4篇、申报专利4项,获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发表教研论文8篇。担任土木工程学科带头人期间,他积极推进学科教学研究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鼓励团队成员积极探索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近两年土木工程专业教师获省级讲课比赛二等奖、校级讲课比赛二等奖、优秀奖各1项,立项校级教研项目5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项、学科竞赛奖励10余项,在建在线课程1门,出版教材2部。2019届土木工程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为66.7%,全校9个满堂红宿舍中土木工程专业占了3个;2020年土木工程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为45.2%,全校满堂红宿舍中土木工程专业又占了3个,学科专业教学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王颖,女,200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滨州学院排舞协会秘书长、体育学院第二党支部副书记。工作以来,王颖以科研反哺教学为目标,以能够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为追求。获准立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山东省艺术重点课题、校教研课题和横向课题各1项,到账经费20万元;获准立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各1项。在CSSCI、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外文论文1篇,省级期刊论文12篇。其中发表于《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的《筹办冬奥会对促进北京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建设效应及发展策略研究》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先后发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等多篇教学论文。作为一线教师,她承担了《健美操》《啦啦操》《排舞》等10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年均工作量为规定工作量的2.34倍;先后指导50余名学生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考研等实践教学工作;获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级、省级一、二、三等奖30余项,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连续担任舞蹈学专业班主任,负责班级的学生在学科竞赛、考研、考编中都取得了较好成绩,获校“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取得啦啦操、健美操、健身操舞、街舞等项目的教练员、裁判员资格。杨静,女,200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工作以来,杨静始终矢志于教书育人,寄情于科研探索,在日常点滴工作中做自我“最美的奋斗者”。凭着立足三尺讲台的热情和真诚付出,她先后讲授《Html5交互动画》《Ani鄄mate动画设计》《多媒体技术》《Flash动画设计》《大学IT》等专业课程。疫情期间,她探索“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做到了“应直播不录播、线上线下不断线、教学质量不下降”,实现了实时交互、务求实效的授课效果。她深知科研反哺教学的重要性,努力做到科研引领教学、助推教学。凭着对科研的执着追求,她先后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山东省高校科研发展计划、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滨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校科研基金和校教研项目等10余项,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先后独立撰写并出版学术专著2部,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先后荣获山东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滨州市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各1项,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作为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荣获山东省软件设计大赛三等奖1项。“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在做好本职的前提下,她主动承担学院毕业设计、科研秘书、班主任等工作,协助院领导承担2020届毕业设计工作,圆满完成疫情下“云答辩”的各项工作。作为学院科研秘书,协助分管领导完成通知下达、数据汇总、项目申报、查阅资料等工作,同时加入了学院智慧教育科研团队,鼓励全院教师申报各类课题等。作为班主任,她努力开好每一次“云班会”,做好学生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王秀海,男,200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经济管理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工商管理教研室主任。“教书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责,但要把书教好,却不容易。”王秀海结合教学实际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出色的教学艺术、科学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既生动又高效。主要承担《管理学》《统计学》、《ERP综合训练》等多门课程,尽管课时多、任务重,他依然注重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演绎百分百的精彩。同时,他积极探索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注重研究成果的运用和实践,主持校《ERP沙盘模拟原理与实训教程》教材项目的编写和出版,研究成果《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实践》获得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指导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三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多项,并获得全国大学生“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山东省总决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因表现优异,本人多次被评为被校“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育人先锋共产党员”“军训管理先进个人”“教学名师”“科研管理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他致力于山东省海洋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绩效评价、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黄河三角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滨州市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区域品牌构建等方面的研究。近几年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省人文社科项目、省统计科研重点课题、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滨州市社科重点课题共5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2篇,编写教材5部,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各1项、滨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三等奖各2项。武书敬,女,201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外国语学院语言认知及语言应用研究中心负责人。武书敬一方面到北京师范大学、美国TexasA&MUniversity访学,开阔视野,另一方面潜心科研,积极探索。主持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主持完成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等省部级课题6项,参与省部级课题13项,主持完成市厅级课题2项,参与市厅级课题15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在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5篇,出版专著5部,其中在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专著4部,1部仅书评就有3篇发表在CSSCI期刊,出版译著1部;获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滨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被评为校科研先进工作者,被聘为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和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她将教书育人奉为天职,始终耕耘在教学第一线,教授课程多达15门,年均工作量完成学校规定的3.5倍以上。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模式探索,构建的“综合英语教学模式”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了宣读,得到专家和学生的广泛认可;完成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对基于智慧教育平台的英语教学和校企合作路径进行了有益探索。主持参与省级、校级课程建设项目7项,主持参与省级、校级教研项目17项。荣获市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校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连续三年获国家级学科竞赛一等奖指导教师;获校“教学优秀奖”、SRTP优秀指导教师、“育人先锋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

  • 09-27
    2020

    滨州学院2020年优秀共产党员(党员服务模范)

    冉常青,199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办公室行政科职员。冉常青一直以来,认真履行党员义务,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很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和要求。处在窗口单位、处于工勤岗位,他从不因工作杂、任务重而抱怨,从不因头绪多、时间紧而松懈,而是时刻严于要求自己,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兑现了一名党员的承诺,用行动树立了党员良好的服务形象。“细节决定成败。”不管是在参与大型会务接待,还是完成日常工作的过程中,都能时刻保持勤劳肯干的工作作风,服从服务的工作理念和热心细致的接待风格,较好地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维护了办公室的窗口形象。在工作中注重工作完成标准,把控工作目标节奏,从点滴入手,做到细致耐心一丝不苟,把心思用在工作上,不用在个人得失上。经常性面对急活、重活、难活儿,有时候临下班接到会议安排,为了做好相关会议服务工作,必须当晚把各种会议工作准备就绪,会标制作和悬挂、会议场地的布置与安排、台签的打印与摆放、话筒灯光的安放与调试,会场秩序如何维护、会场安全如何落实等等“小问题”都要动 “大脑筋”。为了一场场临时安排的会议,经常要加班到深夜。全校每年会议接待近千次,大型会议近百次,加上会堂的演出任务,行政科基本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近年来多次获得校级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优秀工作者、党员服务模范等荣誉称号。康纯佳,男,200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学生工作处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自担任心理咨询中心主任以来,康纯佳恪尽职守,努力开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良好局面。近三年,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共获得省级及以上表彰84项,获评全国心理委员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先后在全国、全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3次,参与发起成立了省一级学术组织“山东积极心理学会”,并成为副秘书长单位。本人先后受聘担任全国心理委员工作组理事、山东省校园安全管理专家等,获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全省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获全省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同时,他不断更新建设理念,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硬件建设,优化教育活动体系,做大做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疫情期间,康纯佳发挥优势,多平台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多渠道做实防疫心理工作,多举措助力学生安心复学,先后为全国、全省、全校师生和民众提供心理热线咨询212例,服务时长达256小时;通过网络平台持续推出文章、视频、共享课程等多种资源316篇,阅读量达25万次;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参与学生达7980人次;组织编印了《学生复学后的心理健康自助手册》,开通“心理云课堂”,出台相关工作指南,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张鹏,男,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师资科科长。张鹏把加强学习作为提升自身素质的首要前提和重要途径,主动克服业务工作忙、在单位学习时间不充足的问题,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开展学习,“人民网”“光明日报”“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滨院党建”等都是他每天固定学习汲养的宝贵资源。将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作为学习的根本出发点,紧紧围绕学校深化内涵建设的发展大局,深入研究领会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机制体制改革和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和政策导向,聚焦推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在师德师风建设、评价机制改革和助推教师成长等方面狠下功夫开展学习调研,积极主动与兄弟院校同行专家交流,虚心向周边领导和同事请教,注重在实践中总结积累和进步提升。工作中,张鹏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在参与学校“十三五”事业规划编制、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综合改革和职称制度改革、航空内涵建设、学位点建设和审核评估等全局性工作中,主动思考合理的工作对策、积极探寻科学的工作方法,注重开展学习调研、聚焦任务攻坚,起草文件材料数易其稿,测算师资数据反复推演,参与分析论证积极建言;主动适应学校实施转型发展、特色发展的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对国家和省有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法规有了系统了解、对学校未来的事业规划有了全面掌握、对师资队伍发展规律有了深刻认识,不断丰富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技能,切实锤炼了干事创业的真本领。刘素梅,女,201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计划财务处基建后勤财务科科长。自参加工作以来,刘素梅一直负责财务报销、账务处理相关业务,勤勤恳恳、尽职尽责。她对自己严格要求,立足本职,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细枝末节做起,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按照财务规定、审批手续复核凭证和财务单据,严格执行财务预算,保证预算刚性,在预算规定的范围、标准和金额内复核报销单据,杜绝无预算支出、超预算支出,特别关注大金额支付,特殊业务支付,省专项资金支付,政府采购业务支付,为学校把好财务关。她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工作业务能力强,参与制定《滨州学院经费支出报销规定》等财务制度,是计划财务处业务骨干成员之一,在年度考核中多次被评为优秀。刘素梅重视业务学习,常常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学校及上级文件、财经制度法规,关注新制度、新文件的公布,熟练掌握制度规定,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为师生提供高效的审核、答疑服务。每年年初,参与召开全校财务协管员会议,为财务协管员进行业务讲解,总结往年财务报销工作经验,强调新年度财务报销注意事项;深入二级学院做财务业务专题报告,从报销审批手续、报销流程、报销内容、预算执行等方面,为教职工就财务报销相关事项进行详细讲解与现场答疑。为了让老师们尽快收到报销款,她经常牺牲中午和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处理业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带领计划财务处核算科全体工作人员,坚守工作岗位,畅通电话预约报销渠道,避免报销人员聚集,既防控疫情风险,又满足了老师们的财务报销需求,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财务保障。姚延立,男,200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有资产管理处设备管理与维修科科长。工作中,姚延立主动向经验丰富的同志学习,向品德优良的同志靠拢,扎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断从思想上转变服务意识,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努力做到“马上就办,办实办好”。在办公设备、实验室家具配置方面,严格遵循学校规章制度,进行实地调研,将配置计划做到“精、准、实”;建立设备维修坚持快速响应机制并及时回访,做到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采取零星小批量维修申请限时办结制,大批量实地核实、集中安排的方式做好仪器设备维修工作,帮助实验室提出维修方案。从事设备管理工作以来,共计完成525包设备合同的新增归口审核,涉及金额1.33亿;打印固定资产验收单4900余份,办理设备变动归口审核9.5万条信息;为全校1060名教师办理了笔记本电脑补助;调配办公设备和实验家具1187件,为学校合理节约资金240万元;对16个二级学院5942件新进仪器设备进行了中期检查。由于工作突出,被评为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先进个人”“师德标兵”。姚延立潜心钻研业务,全面掌握设备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政策、制度,提升工作能力,结合本校仪器设备维修实际,积极调研其他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设计和开发的 《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现已在全校各个单位运行,并获得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工作之余,他参与和主持各类研究项目7项,发表论文17篇,其中SCI收录5篇,实验室管理、资产管理方面论文6篇,获授权专利3项;获滨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2013年获“第十一届滨州市青年科技奖”。王振华,男,199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勤管理处水电暖维修管理中心主任。自从事后勤工作以来,王振华时时处处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守初心,勇担当,恪尽职守,用心做事,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出色地完成学校的各项水电暖保障及维修工作。多少次的起早贪黑,多少次的风雨无阻,多少次的严寒酷暑,水电维修、疏通管道、清掏化粪池、更换下水井盖,无论何时何地、何种环境,他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亲自投入战斗。一身灰,一身水,是他工作的剪影;披星戴月,寒暑假期,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是他工作的常态。一年365天,天天干满点,月月出满勤,雷打不动,初心如磐,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王振华在确保学校水电暖各项工作高质量运行的前提下,认真落实后勤管理处提出的服务民生、提档升级后勤服务理念,时刻以党员先锋模范为引领,开拓奋进,凝心聚力,干事创业。比如篮球场、排球场硅PU场地铺设、田径运动场地复新、改造复新人工足球场草坪、运动场周边道路柏油沥青路面复新铺设,实验楼、公寓楼、办公楼、餐厅等消防管道改造,风雨操场、老年活动中心、航空主题健身公园维护等各项工作,他都尽己所能做好,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有力后勤保障。王振华主动把各种学习充电和平时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深入领会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用科学理论丰富自己的头脑,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时时刻刻处处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衡量、约束自己的言行,按照党章的规定履行义务,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谢攀,女,200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教务处教学研究科科长。作为教学管理人员,谢攀始终以为师生服务为工作理念,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待工作,自觉加班加点、不计个人得失,努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争优创先。连续2年师德考核均为优秀。谢攀严格要求自己,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系统学习管理和高教理论;注意学习党和国家有关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加强国外高等教育学术论文的学习,了解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用理论指导工作。结合工作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改进工作模式,近两年立项教育部产学研合作项目、校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各1项。在审核评估、航空内涵等学校重点工作中,她负责17个审核要点相关工作,10个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采集,培养方案和试卷清单2个案头材料的整理;负责专业建设、教学水平、课程建设、师资配备等16个二级指标的相关工作,整理、提交支撑材料142项。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与改革等重点工作中,她在调研学习的基础上提供“精准化”的解读、培训、宣传、推广等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疫情期间,谢攀认真做好线上教学相关工作,组织教师线上教学培训,征集、评选线上校级优秀教学案例,每周撰写上报线上教学总结,在调研学习的基础上起草“线上期末考核”通知、制定“线上实时考试手册”,全面做好期末考核工作,实现“教学如期、工作按期”。方伟,男,200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信息化工作管理科科长,高级工程师。自参加工作以来,方伟一直从事校园网络管理和校园信息化工作,参与校园信息化的全面建设和管理服务,用行动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参与自新校区建成以来我校所有弱电系统包括综合布线、校园网络、安防监控、一卡通等的前期考察、设计、施工监督和验收工作;承担所有网络设备和终端接入线路的维护、维修及各院系、部门和校园网个人用户的日常咨询服务工作;管理维护 “数字校园”各应用系统和资源,包括综合门户、办公、教务、教学平台、教学资源管理平台、门户网站、精品课程等,及时为各院、系、部门的各种教学、管理系统的部署提供虚拟服务器和网络环境支持;建立从物理环境到网络运行和信息数据的立体完善的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协调市公安局免费使用其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实时监控校园网安全情况,能实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病毒和木马的主机;进行校园无线网、一卡通、道闸和餐厅监控系统建设,积极协调移动公司和承建商,严控产品质量、施工质量和进度,保证了项目顺利交付使用。面对繁忙的工作,方伟始终牢记服务意识,保持旺盛的斗志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于校园网出现的各种异常和隐患、师生反映的问题以及领导交办工作,能积极主动地以创新的方式提出技术解决方案,并进行反复考察、测试、验证后汇报领导作为决策参考;对各二级学院、部门及广大师生的故障报修和业务咨询做到耐心解答,及时提供服务。卞丽,女,200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科研处科技科科长。作为科研管理人员,卞丽深知自身责任的重大。她白天处理日常工作,下班和周末时间不断学习各级各类科研管理知识、规章制度,关注国家、省里的各类科研动态,积累科研素材,各类科研期刊也是她办公桌上必备的学习资料。为了写好每一份通知、每一份通讯稿、每一份总结,字字推敲、句句斟酌,保障了通知类消息及时地上传下达,保证了总结类材料内容准确无误,保证了出台的各类管理办法合理可行。对于上级部门的每一个申报通知,仔细研读,争取做到每一位老师们咨询的时候都能给予精准的答复,避免老师们出现重复、返工情况。她每天保证第一时间浏览科技部、基金委、等各部委和省科技厅、教育厅等各厅局的网站,及时了解相关科技政策和申报项目的通知,再经过细致的分类,将整理好的内容第一时间发布到网站、微信及QQ群,为科研人员及时获取最新的通知与政策提供了直接保障。目前,她组织设立的科研秘书群、科研人员交流群、各类项目申报群等,惠及科研教师近千人。为确保申报书的质量,她每天工作至深夜,一遍又一遍仔细审读,逐字逐句检查,避免申报书中出现低级错误。近五年共受理20余类科研申报材料1300余份,审阅相关材料1000余万字,均未出现形式审查错误。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获得山东省科协管理先进个人、滨州市科普工作先进个人、滨州市新时代优秀科普工作者、滨州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和校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三八红旗手、科研先进管理个人等荣誉称号,荣获滨州市青年科技奖、滨州市优秀自然成果奖和校优秀教学奖等。王树斌,男,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飞行学院办公室主任。参加工作以来,王树斌先后从事教学、党务、管理等工作,在各个岗位都爱岗敬业、勇挑重担,十几年如一日,尽职尽责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受到领导和老师们高度评价。除完成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外,他负责与航空公司的具体日常联络、各类信息对接、来访接待、财务账目催缴、具体合同的签署等工作。两年来,为学校催缴完成各类合同款项达2000多万元,完成签订合同53项;每年接待安排各类航空公司来校洽谈合作、对接工作、面试学生等客人50多次,每年接待各类参观近300次。王树斌担任省级精品课程 《数字信号处理》第一主讲教师,主持完成校重点实验研究项目1项,并获校级优秀实验成果一等奖1项。主持校级重点课程1门,先后主讲 《数字信号处理》 《机载电子设备》 《航空概论》等10余门课程。指导学生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30余项,本人多次荣获各级各类比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指导学生获授权专利1项。王树斌注重将科学研究与学校、地方发展相结合,主持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航空类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滨州市软科学项目1项;与滨州企业合作,主持完成服务滨州项目1项;主持校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文章多篇,其中被SCI收录3篇,获得授权专利12项。

  • 10-03
    2020

    滨州学院2020年优秀党务工作者

    侯庆军,男,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纪委 (监察专员办公室)正科级纪检员。自参加工作以来,侯庆军先后在统战部、纪委等党务部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工作上求真务实,生活上从严要求,尽心尽职,工作成效显著,得到了广泛好评。侯庆军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提高了在重大问题和关键时刻的政治敏锐性和立场坚定性;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树立党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工作中,他全面履职尽责,做牢做实基础工作,积极改进工作思路与方法,将短期工作按照轻重缓急列表,制定长期工作进度表,确定时限和步骤,做到不拖事、不漏事;做细做优计划工作,协助领导做好各项工作的准备、计划、实施及总结,利用工作之余完成 “滨州学院统一战线” “滨州学院纪检监察网”网站和 “廉洁滨院”微信公众号建设工作,使该部门荣获校级网站建设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做深做硬重点工作,围绕统战部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关键领域,将抵御渗透和防范校园传教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细致开展摸底排查,及时掌握师生的信教情况和思想动态,利用节假日暗访校园周边非法宗教聚会点,研判形势,做好相应工作,工作成绩得到广泛认可。侯庆军积极参与配合学校和其他部门的重点工作,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班、招飞、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高考巡视、学校领导干部培训班服务等工作中,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诠释了一名党务干部的担当作为。高鑫,男,200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部干部科科长。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务工作者,高鑫时刻把加强学习作为提升自身素质的首要前提和重要途径,不断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指导工作,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政治素质;认真践行组工干部 “安专迷”精神,努力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履职能力,带头树立公道正派、务实肯干的组工干部形象。因表现优异,先后被评为校 “师德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党员服务模范”“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先进个人”“五好家庭”等。工作中,他爱岗敬业,以身作则讲奉献。在部门任务多、人员少的情况下,工作积极主动,加班加点,认真完成领导交给的工作任务;真心待人,真心做事,凡事自己多麻烦一点、别人少麻烦一点,给干部职工提供更为科学高效的服务。近年来,协助领导完成了550人次的处级、科级领导干部调整选拔聘任工作,历年中层单位和处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工作、试用期满处科级干部的考核工作,做好10期处级干部培训班、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的筹备组织工作;为四轮17名 “第一书记”开展抓党建促脱贫工作和选派到青岛工学院对口帮扶的干部做好协调服务工作,近五年600余份处级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的审核、录入和汇总统计工作,完成了历年抽查核实和有关人选的重点抽查核实工作等。蒋志伟,男,200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宣传部新闻中心副主任。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蒋志伟把力争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行家里手”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起来,刻苦钻研,勤奋工作,不断磨练自己,力争做一个“忠诚、干净、敢于担当”的共产党员。“修身常在自省时”,蒋志伟坚持定期进行阶段性的梳理和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他从建立完善新闻中心各项规章制度和规范各项工作流程入手,先后起草《滨州学院校园新媒体管理暂行办法》等15项文件制度和工作流程,探索搭建学校与新闻媒体的联络平台,建立滨州学院媒体记者联络群,加强与各新闻媒体的沟通交流。日常工作中,他以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和无所畏惧的拼搏精神,加班加点,积极工作,按时完成学校“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校内各级学习组织搭建工作,截止目前已发稿30(篇)次,其中有4篇被推送到“学习强国”全国学习平台。蒋志伟及时梳理自己当天或近期主要工作任务,然后根据每项工作任务的具体要求制定一个简单计划,明确完成时限和标准,并尝试锻炼自己具备同时推进多项工作任务的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近年来为了做好学校新媒体工作,他制定学校新媒体工作推进措施,每月定期对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解决问题、总结工作经验,大大提高了学校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为高质量完成航空内涵建设工作宣传片的制作任务,他加班修改至凌晨,累计搜集文字、图片、视频素材近100GB。代林,男,200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学生工作(武装)部副部(处)长。工作以来,代林一直从事党务工作,既有基层学生工作的党务实践经验,又有部门党务工作的多年历练。先后6次获校优秀辅导员称号,荣获山东省优秀辅导员和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代林除了协助支部书记抓好党建工作以外,还担任机关一分会工会主席工作,分管学生公寓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工作中,他加班加点准备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申报书、汇总申报支撑材料,并成功申报全国样板党支部建设培育单位。担当作为,主持成立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打造“六个一”党建工作品牌,实现了党建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对接;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工作案例获全省高校组织工作创新奖二等奖。同时,他牵头党建工作网站建设,2020年支部党建工作网站成功上线;主持编印《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手册》、规范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精心准备支部每次政治理论学习内容,每学期都把政治理论学习内容汇编成册;扎实组织每一次主题党日活动,确保活动效果显著;认真组织实施学校党建工作制度化、党建活动品牌化和党建研究项目化“三化”工程。在代林的带领下,支部党员立项党建研究课题6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论文上报4篇,实现党员参与率100%。支部先后荣获中央宣传部《党建》杂志社“永远的长征 党建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高校组织工作创新奖二等奖、滨州市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电视知识竞赛中优秀组织奖等多项集体荣誉。秦承宽,200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航空工程学院党总支委员、团总支书记、学生管理科科长、就业指导科科长、学生党支部书记。秦承宽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实践两不误,借助 “学习强国” “灯塔—党建在线”等学习平台,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一年来,他率先垂范,将学习作为习惯,学习强国平台分数一直位居党总支第一名,被评为校级 “学习强国学习达人”;2019年度“灯塔—党建在线”党员教育栏目学习1400余学时。先后协助学院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学习10次、组织专题报告会2场;组织学生党员学习20余次,讲党课2次,召开组织生活会2次,举行主题党日10次,不断提升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党支部奠定坚实基础。在工作上,秦承宽不断梳理党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思路,凝练工作品牌。协助学院党总支凝练做好 “党旗领航”培育工程—党建品牌的培育工作;协助党总支在学院全体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中进一步致力于以活动载体、主题教育等资源的整合与引领,推动学院党建长效机制的建设和完善,汇集学校党团主题活动;协助党总支做好宣传工作、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一年来共向滨院党建、校报和网站投送20余篇宣传稿件;全面抓好学院学生思想引领、教育管理工作和围绕航空类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做好学生工作品牌的内涵提升工作。张恬恬,女,200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乘务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专职组织员。张恬恬在协助党总支书记抓好日常党务工作的同时,具体抓好乘务学院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每年按照党委组织部的通知要求,按时、高质量完成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真正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让师生心服、信服。在2020年的疫情防控斗争中,加入校党员先锋岗,在学苑小区门口多次上岗值班。积极动员、号召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当地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先后有20余名学生加入社区、村镇服务先锋队,支援小区物业、派出所、村支部的体温测量、出入信息登记、人员劝返、防控知识宣传等工作中,用实际行动为战“疫”贡献力量,学生的志愿服务累计286天,共6864个小时。张恬恬注重利用网络思政教育阵地传递 “正能量”,及时将上级和学校出台的有关疫情防控工作文件发布到师生微信群、QQ群,并以温馨提示的形式转发有关防控知识,帮助师生增强防控意识;组织开展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乘务学院在行动”系列播报活动,以网络播报的方式,教育引导师生坚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发挥专业特长,为疫情防控拍摄手语舞 《不放弃》,先后被学习强国、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新闻客户端、搜狐城市—滨州、滨州网、消息牛等转发,社会反响热烈。张恬恬把党建工作谋在经常,做在日常,抓在平常,切实做好组织生活 “制度化”、理论学习 “品牌化”、党建工作 “项目化”“三化工程”。所在支部每年提交至少3篇党建论文,连续3年成功立项校级党建课题;全体学生党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党建主题活动,且获奖率较高,学院因此被评为 “优秀组织单位”。时芸,女,200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教师教育学院学生科科长、团总支书记、招生就业科科长、学生党支部书记。作为学生党支部书记,时芸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结合学院“陶园党课”党建品牌项目,组织学生党员深入彩虹湖社区开展党员双报到活动,为社区下辖的中兴绿都花园居民送去了 “四点半小课堂”社区志愿服务;2019年度组织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49名,其中重点培养对象70人,11名预备党员按时转正,47名共青团员被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学生党支部被评为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疫情发生以来,她第一时间动态掌握全院学生的健康信息,确保上报信息台账准确性和时效性;本人参与学苑花园和学苑小区的防控值守并顺利完成9轮住宅小区的工作值守;20余名学生党员主动参与社区、村庄的防疫志愿工作。时芸利用校园网和微信、微博的优势,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公寓、进网络,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甜菜园”微信平台宣传开展了“抗击疫情,共克时艰———我院党员在行动”主题党日活动,对防控知识、心理疏导、学业规划等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学生返校期间,时芸以“在线接单”服务及时呼应学生的现实诉求,以“点对点”的服务实现“心贴心”的交流,精准统计、在线接单帮学生提供晒被子、宿舍通风、办理证件物品邮寄等各类暖心服务,共完成150床被褥晾晒、387名学生物品邮寄。何秀国,男,200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工作以来,何秀国在认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按时参加学校主题教育读书班的基础上,参加党总支召开民主生活会和两个学生支部的组织生活会等,将主题教育融入自己分管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主题教育成果。建立每周二上午党支部书记例会制度,培训交流和安排部署每周党支部工作。健全完善 “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等制度,规范和严格党员组织生活,8个党支部按时召开高质量的组织生活会,顺利完成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何秀国积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举办学院2019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入党积极分子235人;围绕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发展学生党员65人、12名学生预备党员按期转正。组织教职工积极参加党建课题、党建和思政论文申报工作,2019年立项党建项目8项,提交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论文12篇,荣获全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2020年组织教职工申报党建课题6项。何秀国从早操、宿舍卫生、英语寝室等方面,做好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等常规工作;做好困难学生的思想工作、勤工助学学生的管理、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工作及各类评优选先工作。疫情期间,他一方面做好学生疫情防控工作、返校复学各项工作,另一方面做好学苑花园、学苑小区的防疫值班等工作,共值班11次,时长50多小时。因表现突出,被评为山东高校优秀辅导员、滨州市优秀共青团干部、滨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辅导员等称号,荣获全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2项。张天华,女,200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天华始终把加强学习作为履职尽责的第一要务,狠抓主题教育学习契机,精学业务广学知识,不断提升履职尽责能力。注重对学校有关党建和学生工作的重要会议、文件、政策、讲话精神的学习传达,工作中虚心向其他党务工作者请教,吸取他们丰富的党务知识来弥补自己的薄弱环节。注重与外界的学习交流,先后参加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培训班、全省社科理论骨干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注重将自己的工作学习心得向理论成果转化,积极进行理论研究,出版专著1部,参编专著2部,发表论文10余篇,1项党建课题立项。张天华严格落实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员活动日等学习制度,党总支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20次,邀请学校理论学习宣讲团成员及校内外专家上党课6次,党组织书记上党课7次;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各党支部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按周设置学习课表,每名党员轮流担当导读员。她结合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实际定期组织各党支部开展活动,经常参加各党支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和讨论;定期与青年教工、辅导员、班主任进行面对面交流谈话,积极了解学生整体思想状况和教工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注重做好非法传教信教的整治,建立完善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工作协调制度,实施“辅导员重点关注,班主任一对一教育帮扶”转化制度,建立帮扶教育转化台账,通过优秀学生事迹、身边榜样进行教育;认真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开展党团课培训20次,参与学生700余人次;扎实开展学生服务活动,加强社团建设工作,连续4年被评为校优秀学生会,1个社团被评为校十佳社团,2个社团参加全国百佳社团评选。靳雪银,女,200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靳雪银自担任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以来,切实履行支部书记职责,严格规范组织生活,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切实充分发挥了学生党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和学生党员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示范作用。获第二届山东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二等奖,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优秀青年工作者等。靳雪银坚持每天学习学习强国及主流媒体重要文章,在广泛学习、深入思考和具体实践中不断强化理论武装。近年来,立项学校党建专项课题2项,发表党建论文3篇,获全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1篇论文获山东高校辅导员工作论坛三等奖。同时坚持党支部每两周一次的政治理论学习,一年来,组织集中学习16次,集体研讨3次,撰写学习心得5次;到杨柳雪党性教育基地、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孔繁森纪念馆、校史馆参观学习4次;开展10次主题党日活动;录制主题教育视频1个。靳雪银依托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一年来,开展志愿服务10余次;成立“爱创新”科普志愿服务团,深入滨州市滨城区第六小学、第六中学开展科普志愿服务6次,赴阳信县温店镇张胜还村开展牛顿第二小课堂、科技手工DIY等社会实践;疫情期间,圆满完成社区值班、信息上报等各项工作。

  • 04-13
    2020

    我校退役大学生支援武汉23天,平安归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 来 ,武汉成为抗击疫情的最前沿,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及救援物资源源不断地汇聚武汉。中华慈善总会、湖北省慈善总会正式启动疫情防控捐赠物资联合应急仓库,用于临时中转全国各地以及境外驰援武汉的物资,我校退役大学生王琳主动请缨,与其所在的滨州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5名队员,经层层选拔,被抽调派遣前往武汉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承担物资的接收、登记、运输、发放及消杀工作。经过23天的艰苦奋斗,3月14日,载着5名勇士的装备车缓缓驶过滨州高速收费站,王琳等5人平安归来。3月27日,顺利解除隔离观察。王琳高中毕业考上我校后保留入学资格参军入伍,退役复学后就读于我校,是2015级经济管理学院学生,曾任大学生国防军事协会副主席。这个95后的小伙子,是5名出征武汉的队员里年龄最小的一个,只有24岁,在2019年全国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竞赛中获得个人总分全国第二的骄人成绩。王琳是家中独子,更是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这次出征武汉,他只告诉了父母,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肯定。“爷爷奶奶都八十多了,告诉他们,肯定不让我去。”他怕家人担心,瞒着爷爷奶奶报了名。王琳说,“疫情来了,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作为一名蓝天救援队员,危急时刻,有召必应,战之必胜,相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取得抗疫的最终胜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奔赴前线,艰苦奋斗。2月18日上午,他与其他四位队员一起,接收滨州红十字会援助物资、进行干扰素疫苗注射、了解工作分工并认真熟记注意事项。2月20日上午,驱车驰援武汉,奔赴武汉黄陂区横店防控物资枢纽中心与省总队汇合。2月21日凌晨4点到达武汉,整理内务和物资,分配岗位。“任务比较紧张,大家回到营地的时间也有早有晚,基本上回来躺下就睡。”王琳说,那里北方的队员比较多,带去的500斤馒头不到一周就吃完了。去市区执行消杀任务时,街头路上基本没有人。进入小区,很多居民会透过窗户向他们挥手致意,喊着:“你们辛苦了!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有一次去江夏区一个小区做消杀,一名小朋友拉开窗户,向王琳竖起了大拇指。小朋友还通过窗户扔下了一包东西:一包口罩、两个橙子和一把大白兔奶糖。每当这个时候,王琳都会觉得自己做的是一件伟大的事情,所有的苦和累都值了。王琳表示,解除隔离后,他会和队员们一起继续投身家乡和母校的抗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