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人物 文章详情

滨州学院2020年优秀共产党员(党员科研标兵)

2020/09/05  23536


崔倩,女,201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教师。

“机遇历来都是垂青那些有预备的人。”在科研工作中,崔倩以实际行动践行“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经常加班加点,研究讨论科研问题。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各一项;先后以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EcologicalEngineering》和《应用生态学报》上发表论文;本人在校2019年度工作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在工作上,她一丝不苟,踏实能干,认真负责,积极参与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的工作,撰写实验室宣传材料并设计成稿;作为主要人员协助举办多次泰山科技论坛会议;积极参与国内外会议,2019年参加了在丹麦奥胡斯举行的The8thInternationalSym鄄posiumonWetlandPollutantDynamicsandCon鄄trol会议并作报告,同国际湿地届的一流专家学者交流沟通;先后开展生物炭对滨海盐碱地植物生长和土壤肥力的研究,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同时,她还致力于冬季刈割对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碳固持的影响研究,在中科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站开展相关研究工作,长期定位观测,并与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开展合作关系,力争在专业领域获得更多发展和提升机会。

在教学中,她始终坚持“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在承担本科生课程教学工作之余,她积极指导学生考研,2020年指导的3名学生顺利考取研究生,其中1名考入双一流高校。

郝伟,男,201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飞行学院挂职副院长。

工作以来,郝伟始终怀有一颗对航空的钻研之心,将自身研究方向与我校航空特色相结合,对无人机自主控制、面向民航应用背景的无人机关键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获批山东省高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山东省通用航空运行与控制研究创新团队1个,争取经费200万元;立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和滨州学院博士科研启动费项目各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此外,他还积极通过参加泰山科技论坛、中国东北及环渤海地区(国际)航空论坛、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高峰论坛等学术活动,拓宽视野,加强与同行交流。

作为学院挂职副院长,他在做好科研通知传达及相关材料报送工作的同时,协助学院负责人在创新平台申报及建设、交通运输一流学科建设、交通运输硕士专业学位点申报等方面开展材料撰写、数据统计等工作。疫情期间,积极通过QQ、微信、人才招聘网站、博士论坛等渠道为学院招才引智。作为工会飞行学院分会宣传委员,他积极组织并参与学校工会组织的教职工运动会、篮球比赛、排球比赛等活动,本人荣获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比赛一等奖。

张鑫,女,200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航空工程学院教师。

古语云:林木茂盛,必先固其根。张鑫从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开始,就没有放弃过学习,2008年参加了校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2014年申请到北京邮电大学进修,在进修期间不仅完成了主干课程的学习进修,还参加了该校的科研工作,并于2015年考入北京邮电大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近年来,她主要从事物理学中的数学问题与计算方法研究、二维材料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无人机控制与充电研究。2019年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主持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等教科研项目10项;发表论文20余篇,SCI收录11篇;自制仪器设备获全国高校物理演示实验仪器评选三等奖1项;荣获滨州市自然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8项,申请国外发明专利2项,申请PCT专利1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

她在不断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先后承担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电工电子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多次承担学生的专业课考研辅导工作。此外,她还十分注重通过实践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导学生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项、校级SRTP项目5项;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获得国家级奖项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10余项;担任指导教师的大学生无人系统科技协会被评为山东省大学生优秀科技社团。本人多次被评为山东省大学生物理科技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石美萍,女,200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教师教育学院挂职副院长、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

为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满足学校专业发展的需要,石美萍考取教育学原理博士研究生,并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美国布罗姆菲尔德学院访学。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有资课题1项,山东省教科规划有资课题1项、横向课题1项,山东省“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专项重点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一般项目1项,校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全国教科规划一般项目2项,分列第二位和第四位;撰写学术著作4部,专著2部,合著2部。获山东省教育科研优秀论文二等奖、滨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

她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推动课堂教学变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先后主持校级重点教研项目、一般项目、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项目、网络课程建设项目各1项;发表教研论文近15篇,其中发表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5篇,CSSCI(核心版)收录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参编教材2部,获山东省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获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在线教学优秀案例三等奖、山东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各1项。

在挂职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助理和副院长期间,她积极组织、邀请校内外专家为师生做学术报告,协调搭建“陶园论坛”,主动承担起科研秘书的工作。同时,她多次为幼儿园和小学家长开展教育类公益讲座,并为中小学教育改革把脉问诊,参与起草的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0-2015年)被省教育厅采纳。

申建军,男,201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化工与安全学院副教授。

申建军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校博士科研启动基金1项、企业委托横向课题5项。在《ArabianJournalofGeosciences》《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煤炭学报》等知名期刊发表SCI、EI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2项科研成果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2项,其中,2019年以第一完成人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实现了近年来化工与安全学院省部级科研成果奖的突破。

对待科研,他注重科研成果转化,目前多项成果推广应用效果良好,经济社会效益显著。通过自主研发的2.6m×0.2×2.1m相似材料模拟平台,揭示薄基岩区覆岩破坏规律,成功实现了鲁西煤矿受第四系砂砾石含水层水害威胁的煤炭资源安全开采;多次奔赴阳城煤矿现场调研,取岩芯和水样,开展理论分析、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等研究,通过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最终查明了断层的含导水性和工作面充水水源。

他积极承担教学和教研任务,主持校实验技术项目重点项目1项,发表教研论文6篇,参编教材3部。指导学生获批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SRTP项目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3篇,获省级学科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本人被评为山东省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大学生科技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校优秀班主任、校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邢雪阳,男,200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

“不搞教学就不是老师,不搞科研就不是好的老师,搞不好科研就不是好的大学老师,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学和科研,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是邢雪阳的座右铭。立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先后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多项重大课题研究,对接洽谈各类横向项目5项,获滨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申请专利20余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9项,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2019年入选校中青年拔尖人才培育支持计划(“聚英计划”)第二层次人选,2020年入选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在教学研究方面,他先后承担8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年均教学工作量近700学时,主持校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指导学生发表论文4篇、申报专利4项,获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发表教研论文8篇。

担任土木工程学科带头人期间,他积极推进学科教学研究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鼓励团队成员积极探索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近两年土木工程专业教师获省级讲课比赛二等奖、校级讲课比赛二等奖、优秀奖各1项,立项校级教研项目5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项、学科竞赛奖励10余项,在建在线课程1门,出版教材2部。2019届土木工程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为66.7%,全校9个满堂红宿舍中土木工程专业占了3个;2020年土木工程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为45.2%,全校满堂红宿舍中土木工程专业又占了3个,学科专业教学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王颖,女,200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滨州学院排舞协会秘书长、体育学院第二党支部副书记。

工作以来,王颖以科研反哺教学为目标,以能够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为追求。获准立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山东省艺术重点课题、校教研课题和横向课题各1项,到账经费20万元;获准立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各1项。在CSSCI、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外文论文1篇,省级期刊论文12篇。其中发表于《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的《筹办冬奥会对促进北京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建设效应及发展策略研究》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先后发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等多篇教学论文。

作为一线教师,她承担了《健美操》《啦啦操》《排舞》等10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年均工作量为规定工作量的2.34倍;先后指导50余名学生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考研等实践教学工作;获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级、省级一、二、三等奖30余项,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连续担任舞蹈学专业班主任,负责班级的学生在学科竞赛、考研、考编中都取得了较好成绩,获校“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取得啦啦操、健美操、健身操舞、街舞等项目的教练员、裁判员资格。

杨静,女,200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信息工程学院教师。

工作以来,杨静始终矢志于教书育人,寄情于科研探索,在日常点滴工作中做自我“最美的奋斗者”。凭着立足三尺讲台的热情和真诚付出,她先后讲授《Html5交互动画》《Ani鄄mate动画设计》《多媒体技术》《Flash动画设计》《大学IT》等专业课程。疫情期间,她探索“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做到了“应直播不录播、线上线下不断线、教学质量不下降”,实现了实时交互、务求实效的授课效果。

她深知科研反哺教学的重要性,努力做到科研引领教学、助推教学。凭着对科研的执着追求,她先后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山东省高校科研发展计划、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滨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校科研基金和校教研项目等10余项,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先后独立撰写并出版学术专著2部,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先后荣获山东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滨州市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各1项,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作为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荣获山东省软件设计大赛三等奖1项。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在做好本职的前提下,她主动承担学院毕业设计、科研秘书、班主任等工作,协助院领导承担2020届毕业设计工作,圆满完成疫情下“云答辩”的各项工作。作为学院科研秘书,协助分管领导完成通知下达、数据汇总、项目申报、查阅资料等工作,同时加入了学院智慧教育科研团队,鼓励全院教师申报各类课题等。作为班主任,她努力开好每一次“云班会”,做好学生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王秀海,男,200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经济管理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工商管理教研室主任。

“教书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责,但要把书教好,却不容易。”王秀海结合教学实际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出色的教学艺术、科学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既生动又高效。主要承担《管理学》《统计学》、《ERP综合训练》等多门课程,尽管课时多、任务重,他依然注重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演绎百分百的精彩。同时,他积极探索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注重研究成果的运用和实践,主持校《ERP沙盘模拟原理与实训教程》教材项目的编写和出版,研究成果《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实践》获得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指导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三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多项,并获得全国大学生“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山东省总决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因表现优异,本人多次被评为被校“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育人先锋共产党员”“军训管理先进个人”“教学名师”“科研管理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他致力于山东省海洋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绩效评价、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黄河三角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滨州市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区域品牌构建等方面的研究。近几年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省人文社科项目、省统计科研重点课题、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滨州市社科重点课题共5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2篇,编写教材5部,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各1项、滨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三等奖各2项。

武书敬,女,201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外国语学院语言认知及语言应用研究中心负责人。

武书敬一方面到北京师范大学、美国TexasA&MUniversity访学,开阔视野,另一方面潜心科研,积极探索。主持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主持完成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等省部级课题6项,参与省部级课题13项,主持完成市厅级课题2项,参与市厅级课题15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在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5篇,出版专著5部,其中在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专著4部,1部仅书评就有3篇发表在CSSCI期刊,出版译著1部;获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滨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被评为校科研先进工作者,被聘为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和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她将教书育人奉为天职,始终耕耘在教学第一线,教授课程多达15门,年均工作量完成学校规定的3.5倍以上。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模式探索,构建的“综合英语教学模式”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了宣读,得到专家和学生的广泛认可;完成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对基于智慧教育平台的英语教学和校企合作路径进行了有益探索。主持参与省级、校级课程建设项目7项,主持参与省级、校级教研项目17项。荣获市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校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连续三年获国家级学科竞赛一等奖指导教师;获校“教学优秀奖”、SRTP优秀指导教师、“育人先锋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